2024年9月25日,上海科技大学的张辉教授、同济大学的唐娟教授、复旦大学的刘琛教授共同合作,发表了题为《激活印记基因PW1促进缺血性损伤后的心脏纤维化》的研究论文,发表于《Circulation》杂志(IF=355)。该研究揭示了印记基因PW1的激活与心脏纤维化之间的关系,表明缺血性损伤后PW1的表达增强了心脏纤维化的进程。南模生物为该研究提供了Pw1CreER-2A-eGFP和PDGFRa-CreER小鼠模型。
印记基因是一类特殊的基因,仅表达来自父母一方的等位基因,对应的另一方则不表达。这种表达模式的调控机制主要通过DNA甲基化、组蛋白修饰及长链非编码RNA等途径进行。近期的研究表明,印记基因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,特别是在胚胎心脏发育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中发挥关键作用。然而,关于印记基因在成年心脏损伤后的再生和修复过程中的作用,目前的研究相对稀少。
心脏纤维化的特征为心肌细胞外基质(ECM)沉积过多,是心脏病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。PW1(父系表达基因3)是一种由父系等位基因表达的印记基因,与核苷酸合成的重要途径——从头嘌呤生物合成(DNPB)相关。然而,PW1及DNPB在心肌缺血时心肌成纤维细胞生成ECM中的确切作用尚未明确。
在正常成年小鼠中,Pw1仅表达父本等位基因。为了评估Pw1的父本及母本等位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情况,作者构建了Pw1CreER-2A-eGFP小鼠。通过与Rosa26-loxp-stop-loxp-tdTomato(R26-tdTomato)报告小鼠交配获得了Pw1pCreER/m+;R26-tdTomato小鼠。研究发现,Pw1pCreER/m+;R26-tdTomato小鼠的心房中tdTomato表达较高,而心室中表达较低,提示在正常成年小鼠心脏中,Pw1的父本等位基因是活跃的。
在心肌梗死后,研究者进一步探讨了PW1印记基因在心脏中的作用。结果表明,梗死区域的eGFP+细胞大幅增加,提示父本Pw1等位基因在损伤部位被激活。通过免疫染色发现,eGFP主要在梗死区域的PDGFRa+成纤维细胞中表达。这些结果表明,在MI后梗死区域的两个Pw1等位基因均被激活,且其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远端区域。
考虑到Pw1在损伤区域的表达上调,研究者进一步考察了Pw1在MI后心脏修复中的功能。相比于对照组,Pw1pCreER/m+和Pw1KO小鼠在心脏功能方面表现出改善,表明父本等位基因在MI后心脏功能中具有关键作用。心脏中的组织学分析显示,Pw1KO小鼠的替代和间质纤维化区域显著减少,且ECM基因的表达水平普遍降低。
为深入探讨PW1的机制,作者分析了Pfas(编码DNPB的酶)在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。研究发现,PW1通过转录激活Pfas的表达来调控ECM基因,进一步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过程。缺失Pfas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,ECM基因及相关标记物Acta2的表达显著下降,提示PW1在心脏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。
该研究的重要发现为心肌缺血时PW1基因的印记失调提供了新视角。缺失PW1能够缓解心肌纤维化,改善心脏功能,并通过调节DNPB途径的关键酶Pfas的表达,进一步影响ECM的产生。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对心梗后心脏纤维化机制的理解,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。
南模生物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,若您需要相关的动物模型或技术咨询,欢迎拨打400-728-0660热线,或关注南模生物微信公众号在线咨询,我们的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服务!尊龙凯时人生就博,期待为您带来更多的生物医疗解决方案。
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Shanghai Model Organisms Center, Inc,简称"南模生物")成立于2000年9月,是一家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高科技生物公司(股票代码:688265),始终专注于基因编辑和生命科学,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解决方案。